WFU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如何守護乳癌病友的肌膚—乳癌化療/放療照護懶人包

作者:周宛儀醫師




慧萍是位長相清麗,談吐舉止相當優雅有禮的乳癌患者。
這天,她忍著化療後的不適,一跛一跛地來到門診求助甲溝炎以及手足症候群的問題。她的先生全程陪伴著,談到患病這半年來慧萍抗癌的辛苦與堅強,夫妻倆都哽咽了起來。
原本有著一頭烏黑秀髮的慧萍,在化療掉髮後,乾脆將頭髮全都剃了,選了頂俏麗的假髮來取代。臨走慧萍前眨眨眼跟我說:「醫生,這可是目前韓國最流行的髮型哦。」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拜醫藥進步之賜,只要做到定期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實乳癌的治癒率相當高,幾乎可以稱它為慢性病的一種。
但不管是化療或放療,其實都會無差別的把我們人體正常的細胞和癌細胞一起殺掉,而人體生長速率快的細胞更為敏感,也因此治療過程中,常常會發生許多令人難受的副作用,像是掉髮和指甲變色會影響到外觀與自信心,嘴破、手足症候群與凍甲等會影響生活品質。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該如何守護乳癌病友們的肌膚吧!


乳癌化學治療術後照護




化療的皮膚副作用依藥物類型、藥物的劑量、療程進行的長短和個人體質而有所不同
化療藥物會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但同時也會影響我們正常的細胞,尤其是像皮膚、口腔黏膜、毛囊、指甲等增長速度較快的組織影響最大。






在皮膚科聖經級教科書中洋洋灑灑地列出許多化療可能造成的皮膚副作用,其中又以Taxane類最常發生!




化療可能造成的皮膚病可以分成三大類:皮膚、指甲、毛髮





皮膚部份常見為:紅疹、口腔黏膜炎、色素沉澱、硬皮、光敏感、手足症候群









常造成手足症候群的化療藥物如下表:




有些化療藥在之前曬傷或是曾經照射過放射線治療的地方產生紅疹或水皰,稱之為紫外線回憶反應(UV recall)或是放射線回憶反應(Radiation recall)。




治療手足症候群與回憶反應,在急性期需要使用到高強效外用類固醇藥膏,需要時甚至需要服用類固醇藥物。
當有感染徵兆時則需以積極使用抗生素,避免在免疫力低下的乳癌患者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有膿瘍形成時則需切開引流。
慢性脫皮時期則是需要使用較滋潤的尿素乳膏、保濕乳霜或是純凡士林,並避免過度清潔。
裂開或傷口的位置則需使用抗生素藥膏如四環黴素眼藥膏,以防傷口感染。




嘴巴破(口腔黏膜炎)也是另一個令人相當困擾的問題,這些潰瘍造成的疼痛也會影響到進食與生活品質。




在治療上可以使用外用麻醉噴劑(如康護寧),也可適度自費補充麩醯胺酸,使用含chlorhexidine或betadine的非酒精性漱口水(如3M的3效漱口水和速可淨無酒精漱口水)漱口。
當有感染產生則需要使用藥物治療,排除掉感染情形才能擦類固醇口內膏,以免惡化感染。





化療肌膚保養注意事項:

  1. 洗澡或洗臉時選用溫和清潔,使用清水或非皂性清潔產品。
  2. 洗完澡後馬上使用滋潤度佳、成分單純的保濕產品,不要等水份都蒸發後再擦效果比較差。一天至少擦兩次保濕產品,如果皮膚比較乾,可以先噴一些水再擦。
  3. 防曬做好很重要,很多化療藥物都具有光敏感性,可以使用物理性的遮蔽方式如撐傘、戴寬緣帽子,如果能有衣物防曬係數(UPF50以上)更佳,或是使用比較溫和的物理性防曬乳。
  4. 盡量保持乾爽,待在涼爽的環境,夏天待在冷氣房比較舒適。



最常見的三大誤區:手腳摩擦刺激、用肥皂洗澡、成分複雜的保濕產品

  1. 手腳摩擦刺激:若是化療產生手足症候群的患者,急性期需減少手腳的摩擦刺激(如做家事、提重物、做手工藝、打電腦、常碰水和清潔劑、過度走路或運動等),基本上當個貴婦就對了。運動過度會讓腳部皮膚惡化疼痛,建議先做溫和的伸展或較簡單的瑜珈動作即可。如果是喜歡游泳的病友,當有傷口時不宜游泳以免感染,等狀況改善,只剩乾燥脫屑,擦完凡士林保護隔絕後再游泳,游完盡快沖洗乾淨後再擦一層凡士林即可。
  2. 用肥皂洗澡:皂類產品酸鹼值平均都在9.5以上,拿來洗弱酸性的皮膚,除了會將保護層洗掉之外,還會使化療後敏感脆弱的肌膚出現更多問題。
  3. 使用成分複雜的保濕:化療肌膚屬於敏感肌,應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精、較易過敏的防腐劑、精油植萃與去角質的酸類成分(果酸、水楊酸)等產品。



化療的指甲變化:指甲變色、甲溝炎、凹陷橫紋、甲下出血化膿、脫甲症及甲床剝離


化療的指甲變化部分常見的為單指或是多指的指甲變色、甲溝炎、凹陷橫紋、甲下出血化膿、脫甲症及甲床剝離等。
其中以Taxane類藥物的患者最常見(3成5)。手指甲大約40天、腳指甲大約80天後出現變化。










甲床剝離(空甲症)是指甲與下面的甲床分開,臨床上我常常會用一張紙插進去探探看是否真的中空。指甲與甲床中間隔開的空腔常常會藏污納垢,容易造成細菌黴菌等續發性感染,可以的話指甲要盡量修短,並常噴次氯酸水預防感染。
另外也要避免使用指甲當工具去摳東西或開瓶蓋,避免惡化甲床剝離的情況。
治療部分可以使用外用或注射類固醇,如果有綠指甲(綠膿桿菌感染)、灰指甲(黴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等情形則需要治療感染。




待化療結束指甲狀況穩定後,如果治療效果有限又在意外觀的話,可以來找周宛儀醫師做自費甲面處理哦。




化療產生的甲溝炎主要是因為藥物影響到指甲生長點快速分裂的細胞,臨床上常見急性近端甲溝炎合併脫甲症(onychomadesis),甚至整個指甲下蓄膿,這時便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有時需拔指甲治療。




化療藥物也會造成指甲旁邊的皮膚狀況改變,如果原本就有卷甲問題的病友,化療後可能會惡化變得更為疼痛,此時可考慮指甲矯正,以免去容易復發又很痛的拔甲酷刑。






正確修剪指甲的方式:洗澡後、水平剪、要留白


到底該如何正確地修剪指甲呢?建議在洗完澡後,指甲及周圍皮膚含水度高時修剪,比較不易造成傷口;若指甲周圍皮膚有倒刺或脫皮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撕,以免造成受傷及後續的感染,以乾淨的平口的指甲剪水平齊口式剪除即可,白色的遠端距離指甲面至少須留0.1公分長,並需加強指頭與指緣的保濕。




選對一雙好穿具保護力的鞋子也很重要。試穿鞋子的最好挑選在下午或晚上,活動一整天後,腳部充血腫脹的情況最為明顯,並穿著平時會穿的襪子最為準確。穿好鞋後,將腳跟抵住鞋跟,最前方的腳趾應距離鞋尖約一公分左右的距離(有人是拇趾、有人則是第二或第三趾),腳趾頭在裡面必須能像彈鋼琴一樣自由自在地活動才算及格。




目前有許多指甲矯正器可以選擇,專做指甲矯正的醫師會依需要挑選適合的矯正器。




關於凍甲更詳細的資訊請見「周宛儀醫師—凍甲好痛怎麼辦」一文哦。




預防化療造成的指甲副作用,可以這麼做:
  1. 避免常洗手、碰清潔劑或刺激性物質,如果工作或做家事會碰水,需戴兩層手套(裡面棉質,外面防水),如果只能戴一層手套才能做事,建議戴聚乙烯(PVC)或無粉丁晴手套,不要戴乳膠手套較容易過敏,如果內層手套濕了要隨時換新。
  2. 不要撕指甲旁邊的倒刺,如果翹很高請用乾淨的器械剪掉即可。
  3. 手腳和指甲周圍要勤擦溫和單純夠滋潤的保濕產品。
  4. 國外目前有低溫療法,是在化療開始前持續戴冷凍手套和鞋套到結束後,大約90分鐘的時間,降低手腳的溫度,使血管收縮,讓化療藥物到達手腳的濃度降低,可以降低大約五成的指甲副作用。



化療造成的毛髮副作用:落髮、變捲、顏色改變


在化療造成的毛髮副作用,最常見的就是落髮。大約五成患者認為落髮是在化療過程中最沉痛的副作用;更有8%患者因為害怕掉髮而拒絕化療。Paclitaxel與Docetaxel為最常見造成落髮的藥物。
多數患者療程結束後3-6月頭髮會慢慢長回,但可能變捲或顏色改變;少數會有永久性落髮。




建議在化療療前先剪短頭髮,以降低頭皮刺激,並可以避免化療開始後落髮產生的心靈衝擊。
也可以搭配使用含有2%minoxidil生髮水,雖然無法抑制落髮,但可以增加頭髮再生速度。




落髮可以選擇使用圍巾、頭巾或假髮遮蓋,也可以讓整體造型感加分。各家醫院癌症資源中心都有假髮租借服務,其他如「癌症希望」或「台灣癌症」也有提供相關租借服務。




在預防落髮部分,其實跟預防指甲副作用一樣,都可以在化療療程進行時使用低溫療法。目前有特殊的頭皮冷卻系統可以使頭皮冷卻(內層為含冷凍液的矽膠帽,外層為隔熱的橡膠帽),溫度降低後血管收縮,進入頭皮的化學藥物相對也會減少,毛囊吸收的藥量下降,可以降低五成掉髮的機率。目前每次療程自費約台幣12000元,部分台灣醫院有引進這個設備。




乳癌放射線治療常見皮膚副作用:乾裂脫皮、搔癢與色素變化





接受放療的患者全身都會出現副作用,其中大約五成會出現皮膚副作用。




乳癌病友放療後可能會出現疲勞、食慾減低、乳房腫痛或萎縮、淋巴結腫大、喉嚨痛甚至吞嚥困難、腋毛脫失、神經被破壞導致痠麻或無力。當累績放射線計量達到20Gy時,皮膚屏障受損,會開始出現乾裂脫皮、搔癢與色素變化。




抽菸、年紀大、患有糖尿病或腎衰竭、營養不良、同時接受化療與放療,或是放療劑量較高的話比較容易產生皮膚副作用。




初期副作用:約放療開始後2∼3週後開始有紅、微熱及微癢,至4∼5週會類似於太陽下曝曬後的皮膚,有表皮的乾性脫屑,嚴重有濕性脫屑(皮膚皺褶: 腋下與乳房下容易產生,與這些位置比較濕熱和容易摩擦有關)。初期副作用多是暫時性,在治療後四週內大多可逐漸恢復。




後期副作用:治療開始後幾月~幾年產生,可能會有包含色素沉澱或色素脫失的膚色變化,或是紅色的血管擴張,皮膚變厚變硬的表現。




放射性皮膚炎在治療上會使用弱效外用類固醇,適度使用止痛藥,勤擦溫和單純的保濕產品,嚴重時考慮降低放療劑量。




皮膚皺褶處如腋下或乳房下,因為悶濕摩擦,更易產生濕性脫屑。2018年有篇乳癌放療照護研究使用全系列的溫泉水、保濕乳霜、沐浴油、修復霜與防曬產品,研究發現認真做好皮膚保養可以降低放療皮膚副作用。
建議選擇溫和單純的清潔、保濕與防曬產品,避免含有香精、醇類或植萃等成分的複雜產品,以免皮膚狀況雪上加霜。




在放療開始前,先在照射部位貼自費矽膠敷料保護皮膚,可以降低九成皮膚副作用。




放療後的皮膚在一年內對陽光十分敏感,因此防曬很重要,可以用遮蔽的方式如撐傘或穿著具防曬係數UPF50以上防曬衣物,或使用溫和的防曬產品(室內為主:SPF30,PA++/室外為主:SPF50,PA+++)。




放療皮膚保養小撇步:

  1. 溫水快速淋浴,避免用過熱的水或泡澡,速戰速決。
  2. 使用單純無香精且非皂性的沐浴產品。
  3. 千萬不要搓揉或去角質,洗完澡用乾淨柔軟不扎手的毛巾輕輕拍乾或讓皮膚自然乾都可以。
  4. 穿著棉質或天絲材質的寬鬆衣物,避免質料粗糙或不透氣的衣物。
  5. 穿著無鋼絲內衣會比較舒適。
  6. 避免使用有黏性的膠帶,以免膠帶撕起時造成皮膚二度傷害。



飲食部分,因腫瘤會消耗身體使人衰弱,宜選擇高熱量或高蛋白食物。
若有吞嚥困難宜少量多餐,選擇冰涼柔軟的食物。
治療期間因抵抗力低,建議避免生食如生菜沙拉或生魚片,以免感染。




乳癌的治癒率高,在治療的過程中雖然辛苦,但只要與醫師一起努力,相信一定能戰勝乳癌與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不適反應哦!




本文感謝皮膚科醫學會朱家瑜理事長指導。
本文章授權刊登於照護線上。


掛號由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