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肉毒桿菌素Botox」與「敏感肌膚保養之微生物群落平衡創新概念」研習心得


作者:周宛儀醫師




今日趕場上了兩堂很棒的課 不過因為時間衝堂 很可惜沒有聽到黃千耀醫師的精彩演講



張瑋庭醫師: 肉毒桿菌素Botox:


  • 研究指出,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5-10年的患者,自覺比同年紀的人年輕5.8歲,治療15-20年的患者覺得比同年紀的人年輕7.2歲。 
  • 如果施打的劑量與頻率掌握得當,其實不太會有打久沒效的情形產生。 
  • 911恐怖攻擊時,因為肉毒桿菌素被拿來當生化武器,所以有預防性注射肉毒桿菌疫苗的美軍,以及曾經因為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的患者施打肉毒桿菌素會無效。(感覺很適合拿來當百萬小學堂的考題XD) 
  • 當感覺越打越沒效的時候,要考慮是否為稀釋、儲存、打的劑量/位置使否有問題,不同年紀/疾病狀態也會改變反應,要評估病人的期待值並做良好的溝通。 



(2) 廖怡華醫師: 敏感肌膚保養之微生物群落平衡創新概念


廖醫師的演講十分精彩,也詳盡地Review各篇皮膚菌叢、疾病與益菌生等的文獻,聽完有一種任督二脈都被打通的感覺。

  • You are not human, You are a walking colony! 




  • 皮膚其實是個生態系統,皮膚的環境(乾、弱酸、高鹽)由不如腸道菌叢,細菌在皮膚要生存其實很艱辛,兩者的菌叢也大不相同。 不同部位的皮膚,也會因皮脂腺分布的多寡與乾濕不同,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菌叢也會有所不同。 
  • 皮膚菌叢與宿主本身會溝通,兩者互相影響,當菌叢失衡時就會有疾病的產生。 






  • 如何調控皮膚菌叢?(廖醫師製作的table很完整,實在是太厲害了,我將它簡化並口語化了一下) 




益生菌(Probiotics)就像是好菌的軍隊,益菌生(Prebiotics)就像是軍糧,提供營養讓好的細菌可以快樂的生長。 

而益生菌的代謝產物或分解後的碎片叫做後生元(Postbiotics),也會輔助好菌的生長。這就很像電影中已經受傷的士兵,身上綁了顆炸彈斷後,造福整支軍隊的感覺。 

而只殺特定菌株(Strain-Specific Antibiotics)如噬菌體或其衍生物、Antibiofilm,則向導彈一樣,精準的只打中某種細菌(可以設計成對付皮膚不好的細菌)。
  • 敏感肌: 自我診斷的病症,是個看不見的皮膚病,皮膚障蔽不一定有缺損。與感覺神經元過度反應,部分文獻認為與皮膚菌叢失調有關。 
  • 新一代的保濕產品的設計,除了防護保濕抗發炎之外,還多了調節神經介質活化以及預防菌叢失衡的改念。


掛號由此去